《青少年犯罪问题》杂志社
首页 > 期刊导读
 
/ / /
 

提升道德与法律意识的途径

 
来源:青少年犯罪问题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01
 
随着信息网络的高度普及,人们随时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新闻资料,这一方面令人震惊,另一方面又让人疑惑。震惊的是这些学生会在正值花季的年纪做一些错误的、甚至影响一生的事情;疑惑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,为什么不懂得什么事可以做、什么事不可以做。究其缘由,与传统教育理念有关。在传统教育中,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,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得高分、考上好的学校就算完成教育,却忽略了育人的本质。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。“传道”传的是知识,而“解惑”解的则是学生对生活、人生的迷茫与困惑。因此,教师不能只传授文化知识,更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。 一、构筑情境案例,塑造真实体验平台 构筑真实的案例情境,让学生在看和听的基础上分析案例、思考案例,可以有效地将知识点成功地引入课堂,从而为教学的开展铺垫坚实的道路。 以《少让父母为我操心》为例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,懂得管好自己就是不给父母增加麻烦和负担的道理,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,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,善于为父母分忧,成为懂事的好孩子。为增强课堂的代入感和真实性,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一则报刊上的新闻案例。 明明(化名)是一个乐观开朗、懂事热心的好孩子。他生活在单亲家庭,和妈妈一起生活。平时很少和小伙伴出去玩,甚至很多看似无关痛痒的调皮捣蛋之事他也几乎不会去做,为此很多伙伴都嘲笑他胆子小,但是他却表示“少让父母为我操心”。有一次,他捡到一个钱包,小伙伴想让他请客吃饭,但是他却把钱包送到了派出所,并说:“妈妈教育我不可以贪心,我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,妈妈就不会担心我犯错了!” 这是一篇很普通的生活纪实类的小报道,然而其中却蕴含了浓浓的母爱。通过对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,明明之所以如此懂事,与他母亲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而且报道开头描述明明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好孩子,却生活在单亲的家庭。众所周知,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多半会有些缺失,然而明明不但没有那些缺点,甚至格外懂事,懂得体贴自己的母亲,很多大人无法遵守的道德规范,他却能一一做到。这说明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成长的影响,也说明了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。 学生在深入学习以后,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亲子互动环节,把课堂的延展活动推向真实的生活。在一系列的活动中,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,这是最难能可贵的。而教师适时的引领和点拨,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更多的学生去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,形成共情。 二、课堂思考辨析,诱导学生深入探索 良好的问题预设可以让课堂达到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的神奇效果,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之下能顺藤摸瓜地把握问题的核心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索、自主学习的发展需求,也让相关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,成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助力。问题的预设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认知现状,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点拨效果。 教师:明明正处在爱玩的年龄段,可是他却能抵挡许多来自外界的诱惑,做一个不让妈妈操心的孩子。同学们平时关注过自己父母的生活吗?哪位同学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天都在忙什么? 教师: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父母不能陪伴自己,所以一直埋怨。那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们喜欢自己的衣服和玩具吗?如果你们的父母没有努力工作,那么该怎么买你们喜欢的东西呢? 教师:有的同学很少会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务,有的同学总是和父母顶嘴,这样做对吗? 教师:我们再回顾案例,如果明明不听妈妈的话,总是调皮捣蛋,做一些令妈妈伤心的事,大家会不会感到气愤呢? 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,学生回忆自己的做法,并在与案例对比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从前出现的过错和不足。而在这个基础上,教师还可以延伸设问,让学生思考哪些行为属于“不让父母操心”,哪些行为属于“让父母操心”。然后,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例子展开延伸探索,从而引入更多的知识。如,有的学生提出:“打架斗殴会伤害父母的心,让父母担心自己。”有的学生提出:“偷窃、逃课会伤害父母对自己的信任。”教师点评这些行为既会伤害父母的心,又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。同时,教师间接地为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常识,让他们意识到扰乱社会公共治安所引发的后果。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,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,教师也可为学生创设“两难”情境,人为地制造思维冲突,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才会不断思考,逐步提高思辨水平。 三、多种活动并行,增强学生现实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本来就源于生活,通过塑造真实的生活体验平台,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明白更多的道理,懂得更多的规章制度。 例如,在学完《少让父母为我操心》之后,教师开展了“学做小棉袄”的活动。在活动开展期间,学生需要用一周的时间调查父母每日的起居,如记录母亲起床买菜做饭的时间段、父亲上下班的时间段,以及自己在家中是否帮助父母打扫房间,饭后是否帮助父母收拾碗筷等。为了确保学生记录的内容符合实际,教师还会不定期地随机抽查,并对抽查的对象进行家访。由此既提升了活动的严格程度,也让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。 又如,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,组织开展“绿色班级”活动。在活动期间,教师既要观察班级每位学生在学习态度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成长现状,也要关注他们在生活方面的表现情况。首先,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数个小组,平均每个小组9名成员,1名组长,由组长观察组员是否存在违规的情况,如果组长虚假汇报,则要接受一定的处罚。同时,组员也拥有监督组长的权利,如果组长违规,组员可以及时向教师汇报。其次,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分配100分,每个组员出现犯错的情况,则要扣除1分,若这名犯错的组员再次犯错,分数则以成倍的方式扣除。最后,活动以月为单位,每个月末对各个小组的积分情况进行评比,其中积分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。这种竞争机制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,也能让他们为了小组的荣誉奉献自己的能力。 心理学提出,在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,为达到既定的目标,情感起着重大的作用。人的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,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、场合下和氛围里产生。教学中,教师应尽量为所有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,让每位学生内心都产生碰撞,形成共鸣,激发道德情感的火花。案例中,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,师生、生生积极互动,产生矛盾又巧妙化解,成功实现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正位迁移。 总之,学生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立刻就形成高端的品格修养,懂得更多的法律法规,而是要在耳濡目染、循循善诱中让学生自觉领悟其中的要领。所以,教师要注重德育,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能,从多角度、多方位深入研究课程内容,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。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度普及,人们随时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新闻资料,这一方面令人震惊,另一方面又让人疑惑。震惊的是这些学生会在正值花季的年纪做一些错误的、甚至影响一生的事情;疑惑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,为什么不懂得什么事可以做、什么事不可以做。究其缘由,与传统教育理念有关。在传统教育中,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,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得高分、考上好的学校就算完成教育,却忽略了育人的本质。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。“传道”传的是知识,而“解惑”解的则是学生对生活、人生的迷茫与困惑。因此,教师不能只传授文化知识,更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。一、构筑情境案例,塑造真实体验平台构筑真实的案例情境,让学生在看和听的基础上分析案例、思考案例,可以有效地将知识点成功地引入课堂,从而为教学的开展铺垫坚实的道路。以《少让父母为我操心》为例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,懂得管好自己就是不给父母增加麻烦和负担的道理,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,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,善于为父母分忧,成为懂事的好孩子。为增强课堂的代入感和真实性,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一则报刊上的新闻案例。明明(化名)是一个乐观开朗、懂事热心的好孩子。他生活在单亲家庭,和妈妈一起生活。平时很少和小伙伴出去玩,甚至很多看似无关痛痒的调皮捣蛋之事他也几乎不会去做,为此很多伙伴都嘲笑他胆子小,但是他却表示“少让父母为我操心”。有一次,他捡到一个钱包,小伙伴想让他请客吃饭,但是他却把钱包送到了派出所,并说:“妈妈教育我不可以贪心,我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,妈妈就不会担心我犯错了!”这是一篇很普通的生活纪实类的小报道,然而其中却蕴含了浓浓的母爱。通过对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,明明之所以如此懂事,与他母亲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而且报道开头描述明明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好孩子,却生活在单亲的家庭。众所周知,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多半会有些缺失,然而明明不但没有那些缺点,甚至格外懂事,懂得体贴自己的母亲,很多大人无法遵守的道德规范,他却能一一做到。这说明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成长的影响,也说明了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。学生在深入学习以后,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亲子互动环节,把课堂的延展活动推向真实的生活。在一系列的活动中,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,这是最难能可贵的。而教师适时的引领和点拨,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更多的学生去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,形成共情。二、课堂思考辨析,诱导学生深入探索良好的问题预设可以让课堂达到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的神奇效果,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之下能顺藤摸瓜地把握问题的核心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索、自主学习的发展需求,也让相关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,成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助力。问题的预设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认知现状,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点拨效果。教师:明明正处在爱玩的年龄段,可是他却能抵挡许多来自外界的诱惑,做一个不让妈妈操心的孩子。同学们平时关注过自己父母的生活吗?哪位同学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天都在忙什么?教师: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父母不能陪伴自己,所以一直埋怨。那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们喜欢自己的衣服和玩具吗?如果你们的父母没有努力工作,那么该怎么买你们喜欢的东西呢?教师:有的同学很少会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务,有的同学总是和父母顶嘴,这样做对吗?教师:我们再回顾案例,如果明明不听妈妈的话,总是调皮捣蛋,做一些令妈妈伤心的事,大家会不会感到气愤呢?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,学生回忆自己的做法,并在与案例对比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从前出现的过错和不足。而在这个基础上,教师还可以延伸设问,让学生思考哪些行为属于“不让父母操心”,哪些行为属于“让父母操心”。然后,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例子展开延伸探索,从而引入更多的知识。如,有的学生提出:“打架斗殴会伤害父母的心,让父母担心自己。”有的学生提出:“偷窃、逃课会伤害父母对自己的信任。”教师点评这些行为既会伤害父母的心,又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。同时,教师间接地为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常识,让他们意识到扰乱社会公共治安所引发的后果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,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,教师也可为学生创设“两难”情境,人为地制造思维冲突,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才会不断思考,逐步提高思辨水平。三、多种活动并行,增强学生现实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本来就源于生活,通过塑造真实的生活体验平台,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明白更多的道理,懂得更多的规章制度。例如,在学完《少让父母为我操心》之后,教师开展了“学做小棉袄”的活动。在活动开展期间,学生需要用一周的时间调查父母每日的起居,如记录母亲起床买菜做饭的时间段、父亲上下班的时间段,以及自己在家中是否帮助父母打扫房间,饭后是否帮助父母收拾碗筷等。为了确保学生记录的内容符合实际,教师还会不定期地随机抽查,并对抽查的对象进行家访。由此既提升了活动的严格程度,也让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。又如,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,组织开展“绿色班级”活动。在活动期间,教师既要观察班级每位学生在学习态度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成长现状,也要关注他们在生活方面的表现情况。首先,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数个小组,平均每个小组9名成员,1名组长,由组长观察组员是否存在违规的情况,如果组长虚假汇报,则要接受一定的处罚。同时,组员也拥有监督组长的权利,如果组长违规,组员可以及时向教师汇报。其次,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分配100分,每个组员出现犯错的情况,则要扣除1分,若这名犯错的组员再次犯错,分数则以成倍的方式扣除。最后,活动以月为单位,每个月末对各个小组的积分情况进行评比,其中积分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。这种竞争机制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,也能让他们为了小组的荣誉奉献自己的能力。心理学提出,在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,为达到既定的目标,情感起着重大的作用。人的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,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、场合下和氛围里产生。教学中,教师应尽量为所有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,让每位学生内心都产生碰撞,形成共鸣,激发道德情感的火花。案例中,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,师生、生生积极互动,产生矛盾又巧妙化解,成功实现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正位迁移。总之,学生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立刻就形成高端的品格修养,懂得更多的法律法规,而是要在耳濡目染、循循善诱中让学生自觉领悟其中的要领。所以,教师要注重德育,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能,从多角度、多方位深入研究课程内容,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。

文章来源:青少年犯罪问题 网址: http://qsnfzwt.400nongye.com/lunwen/itemid-15516.shtml


上一篇: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综述
下一篇: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追责——恶意补足年龄规则适用研究



点击在线投稿

 
/ / /
 
 
 
 

Copyright 2001-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
本站不是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社》官网,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,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。